“消费者对装修涉及的设计、材料、施工工艺等专业知识缺乏系统了解,装修公司常以低价诱导签约,并在签订合同时采用特定说法模糊价格,后以‘材料升级’‘工程量低估’等理由增项加价。”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刘培森说,“材料替换陷阱也是价格方面的‘大坑’,合同中标注某品牌或同等档次产品,后期公司可能以缺货为由推荐高价替代品。”
家装市场准入门槛低,众多公司和个人资质、能力、信用参差不齐,信息不对称现象较严重,消费者在选择装修主体时需要格外注意。重庆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有关负责人建议,消费者在前期选择阶段需要多搜集信息,查验公司资质和口碑。“尽量避开不靠谱公司,也要警惕低价陷阱,多比价,报价低于市场价的大概率后期增项或偷工减料。”
遇到纠纷时,装修各方主体的责任如何界定?在刘培森看来,设计单位和装修公司应按规范及合同施工,使用合格建材,杜绝虚假宣传与价格欺诈,履行售后义务;材料供应商应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建材,禁止出具虚假环保认证,不得与装修公司合谋欺诈。“相关部门应完善监管渠道,社会组织也应积极参与监管和维权,为消费者及时提供法律援助和咨询服务。”刘培森说。
187.31MB
查看627.77MB
查看67.4MB
查看526.94MB
查看
网友评论更多
638田富彬z
玉米淀粉商品报价动态(2025-08-28)
2025/08/29 推荐
6558谭贞惠201
2025年“湖南省最美教师”名单揭晓
2025/08/28 推荐
181仇波荣se
周三热门中概股多数下跌 台积电涨0.24%,理想汽车跌8.32%
2025/08/27 不推荐